作者姓名:王飞庆
作品名称:微距小品--螳螂
作者姓名:王飞庆
作品名称:《采蜜》
本帖最后由 周学森 于 2018-11-17 17:06 编辑《采蜜》
作品名称:宜昌长江段再现江豚嬉戏(组照)作者:周学森
本帖最后由 周学森 于 2018-11-17 17:17 编辑近日,在湖北宜昌市镇江阁附近的长江江段发现有大量的江豚活动。每天上午八点多钟和下午五点多钟是江豚最活跃的时候,此时时而有江豚跃出水面,时间很短,舜间即消失。作者架好相机在江边耐心等待,抓拍到一组江豚活动的照片。
据老百姓介绍,过去长江江豚很多,后来由于环境遭到破坏,已有多年没见到江豚了。长江江豚,头部钝圆,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;全身铅灰色,体长一般在1.2米左右,最长的可达1.9米,貌似海豚。喜单独活动,也有三、五成群活动。常在水中上游下窜,追捕小鱼。2013年列入(IUCN) 世界保护红色名录极危物种。
2018年4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宜昌,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,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。习总书记曾指出,“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,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,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。作为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湖北省宜昌市,保护长江生态显得尤为重要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,使长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,江豚逐渐增多。自从宜昌镇江阁江段发现大量江豚之后,每天来江边观看江豚嬉戏的人群,已成一道独特的景观。
周学森 发表于 2018-11-17 17:02
近日,在湖北宜昌市镇江阁附近的长江江段发现有大量的江豚活动。每天上午八点多钟和下午五点多钟是江豚最活跃的时候,此时时而有江豚跃出水面,时间很短,舜间即消失。作者架好相机在江边耐心等待,抓拍到一组江豚活动的照片。
据老百姓介绍,过去长江江豚很多,后来由于环境遭到破坏,已有多年没见到江豚了。长江江豚,头部钝圆,额部隆起稍向前凸起;全身铅灰色,体长一般在1.2米左右,最长的可达1.9米,貌似海豚。喜单独活动,也有三、五成群活动。常在水中上游下窜,追捕小鱼。2013年列入(IUCN) 世界保护红色名录极危物种。
2018年4月24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宜昌,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,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。习总书记曾指出,“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,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,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。作为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湖北省宜昌市,保护长江生态显得尤为重要。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,使长江生态环境大为改观,江豚逐渐增多。自从宜昌镇江阁江段发现大量江豚之后,每天来江边观看江豚嬉戏的人群,已成一道独特的景观。
本帖最后由 周学森 于 2018-11-17 18:37 编辑
作品名称:《金蝉脱壳》
作者姓名:周学森
蚱蝉又名知了,因其颜色黄金,故名金蝉。蚱蝉的幼虫一生在土中生活,将要羽化时,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,爬到树上,慢慢从蚱蝉幼虫中脱离,留下一个空壳。“金蝉脱壳”,就是蝉变为成虫时蜕皮羽化的过程。金蝉脱壳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,比喻用计脱身,使人不能及时发觉。
夜里,作者发现一个刚从土中爬到树枝上的蝉虫,于是架好相机耐心等待。过了两个多小时,蝉虫背上裂开一道口子,十几时分钟后,蝉儿开始慢慢露出来了,又过了一段时间,逐渐露出头部,然后是身子,几时分钟后,才完全从蚱蝉幼虫中脱出。刚出壳的蝉儿翅膀只有一点点,不一会,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变大、变硬,六只脚也慢慢变硬,并可紧紧抓住树枝。翅膀的颜色开始是白色,而后由浅变深,慢慢变成黄色,几个小时后变成了棕黑色,此时完全变为成虫,天亮后就会飞走了。真正的“金蝉脱壳”,恳定大多数人没有见过。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,作者用相机纪录下了这个有趣的过程,与大家分享。
踏荆
本帖最后由 xiangjun 于 2018-11-19 12:16 编辑《印度洋银线小丑鱼》
作者:郑德晟
《鸢尾花》作者:嵇松扬
本帖最后由 alwinwu 于 2018-11-19 15:22 编辑
标题:休憩
作者:吴新刚